為了加強高校優質生源對我院研究生招生學科(專業)、師資隊伍、科研設施、培養特色的了解,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火箭院”)計劃于8月中旬面向2026屆優秀本科、碩士畢業生舉辦暑期夏令營,具體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單位簡介
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火箭院”)成立于1957年11月16日,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,是我國最大的導彈武器和運載火箭研制生產基地,被譽為中國航天發祥地,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為火箭院首任院長。
火箭院始終堅持服務國家發展大局,為維護國家戰略安全,推進航天強國建設,助力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火箭院研制生產的各型導彈武器,構建了國家戰略威懾體系,奠定了國家戰略安全基石。火箭院研制生產的各型運載火箭已累計完成300余次發射任務,具備不同軌道、不同載荷發射能力,其安全性、可靠性、成功率和入軌精度均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,有力支撐了我國載人航天、探月探火、北斗導航、空間站建造等國家重大專項工程任務,同時正在加速推進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研制和商業航天產業布局。依托航天核心技術優勢,火箭院全力打造具有航天特色的“航天+信息化+”產業業態,做強做優“節能環保、特種車輛、智能裝備和航天服務業”四大產業板塊,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隱形冠軍,并在不斷穩固國內市場優勢地位的同時,逐步邁向國際化發展的新臺階。
二、研究生培養簡介
火箭院自1981年起招收研究生,是國家最早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單位之一。經過40多年的發展,火箭院已形成具有鮮明航天特色的多學科研究生培養模式。火箭院至今已培養2000多名畢業生,其中已有8人當選院士,持續為航天事業輸送了大批優秀高層次人才。
(一)學位授權點情況
火箭院現有4個一級學科學術型博士學位授權點、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,8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、1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。擁有18家研究生培養單位(包括體系院以及部分航天六、九院單位,不含委培單位)。
(二)培養優勢
火箭院現有500余名導師,其中包括12位院士。火箭院擁有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以及企業創新中心。火箭院研究生的科研課題緊密結合航天重大工程任務,科研活動直接參與工程研制項目。
(三)助學保障
火箭院研究生在讀期間不收學費,博士研究生助學金不低于5000元/月,碩士研究生助學金不低于3000元/月,由培養單位提供食宿保障,研究生寒暑假探親每學期可報銷一次往返路費。
三、招生學科(專業)
見http://www.calt.com/n487/n2678/n2681/c2471627/content.html
四、活動對象
2026屆本科、碩士畢業生
五、申請條件
1.熱愛祖國,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,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,立志投身于祖國航天事業。
2.學習成績優秀的2026屆本科畢業生(預計能獲得推免資格者優先)、有意向讀博的2026屆碩士畢業生。
3.勤奮好學,思維敏捷,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、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;品德良好,遵紀守法,無任何違法違紀行為。
4.申請人本科/碩士專業與申請專業相同或相近。
六、申請材料
1.個人簡歷、學生證及身份證復印件。
2.國家英語四級(或六級)證書復印件,或相關外語等級考試合格證書復印件。
3.本科前三學年成績單復印件(碩士畢業生還須提供碩士成績單復印件)。
4.各類獲獎證書復印件、學術論文、出版物或具有學術水平的工作成果復印件或證明。
七、申請流程
1.提交材料
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將所有材料合并為一個PDF文件,郵件主題“學校+姓名+學歷+申請單位(最多選擇2家培養單位,如:一部+12所)+成績排名”,于8月8日前發送至火箭院相關培養單位郵箱,并同步抄送至火箭院研招辦郵箱yzb83201@163.com。
2.材料審核
火箭院各培養單位將根據申請條件、人才選拔標準等,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。
3.通知參營
火箭院將于8月中旬電話通知學生參營以及后續安排;未入選人員不另行通知。
4.正式活動
火箭院暑期夏令營預計在8月中旬開展,時間為2-4天,活動形式包括參觀實踐、專家授課、課題研討等,具體以后續通知為準。
八、其他說明
1.參營學生食宿、交通費用全部由火箭院各培養單位負責。
2.學生提交的材料須保證真實有效,弄虛作假者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;學生提交的材料一律不予退還。
九、聯系方式
1.火箭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聯系方式
單位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南大紅門路1號
聯系人:黃老師 010-68198919
電子郵箱:yzb83201@163.com
2.各培養單位聯系方式
特此公告。
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生院
2025年7月21日
來源未注明“中國考研網\考研信息網”的資訊、文章等均為轉載,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"稿件來源"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來源注明“中國考研網”的文章,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。
聯系方式:chinakaoyankefu@163.com
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
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
1998-2022 ChinaKaoyan.com Network Studio.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12018245號